後來孟牧勞聽取了龐光權的彙報後,知道投降的漢軍張廣和将方成逼退,确有能力對我軍造成傷亡,遂認可了龐光權的決定,同意舉薦張廣和為第一軍某部的指揮使。
戰鬥中遇到強敵,若其肯投降,為避免已軍損失,可網開一面。
話說回來,得看是誰,明軍對于漢人比較寬容,換作是鞑子,就算是投降,也不一定受降,許多軍官根本不管不顧,直接進攻。
這裡面軍制有漏洞,即殺死和俘虜鞑子都是二十貫錢,軍人們殺死鞑子去領賞,豈不幹手淨腳。
這個漏洞被報告到上頭,然而似有意無意,上頭沒作任何更改!
“先讓他入教導隊學習,如果好的話就讓他進軍校讀書,酌情升他的職!”孟牧勞作出對張廣和的安排。
如今明軍所有的軍官想要提拔,必須讀書,而如張廣和這種歸正人,還要交納投名狀,隻要交納了投名狀的歸正人,都不會受到懷疑,能做到水乳交融。
不象前朝,交納再多的投名狀的歸正人,一如既往地受到朝廷上上下下的歧視,既然如此,我歸正何用?
就這樣,三言兩語,決定了一個投降漢軍的命運,這是大時代的一個縮影,青州城已破,大量漢軍和漢人投降歸順,明軍并不為難,許多漢軍還被吸收進入軍隊中成為明軍。
莫要以為自己能說漢話就可以過關,明軍會對漢軍和漢人進行了解情況,若果與鞑子沆瀣一氣,欺壓同胞,則被追究責任,以儆效尤。
而鞑子則狀況悲慘,明軍全城大索,找到出的鞑子則一刀殺卻,哪怕有鞑子喊投降也不客氣,而軍人們的上級以及監軍視若無睹。
鞑子青州守将廉希憲未能走脫,也是的,大明皇帝在此,若讓廉希憲逃跑成功,則大家哪還用混。
他和鞑将那仁畢力格從北城門出城,死戰得脫,當時明軍一萬人攻打北城牆,被他們出其不意地打開城門,沖将出去。
先以弓箭開路,一路直沖,也不戀戰,仗着馬快,居然沖出了北城外明軍陣地。
明軍圍城不久,城内物資無匮,馬有豆料吃不掉膘,跑得快。
然而,他們被路上明軍長圍所阻,過不去!
所謂“長圍”是攻城軍隊的基操,即繞城挖一條大溝,把挖出來的土堆壘成牆,将城給圍起來,用作阻遏城内外的交通。
民工工作紮實,這溝挖得又闊又深,馬跳不過---對面還有堵牆頂着,馬下去的話爬不上來,如此廉希憲隻能沿溝轉悠,希望能找到過去的地方。
然後明軍北面軍隊和東面軍隊過來了,兩支部隊合圍,廉希憲插翅難飛!
眼望他們,兇光閃爍的明軍圍上前,廉希憲凜然心驚!
昔時,廉希憲随忽必烈進攻南宋東南地區,大軍所指,宋軍退卻,隻顧死守城池,多不敢出戰,兩軍相遇時,宋軍目光畏縮,隻想逃跑,不想交戰,不用打已經輸了一大半,甚至蒙古軍百騎可以破掉上千宋軍
如今情況與先前大不一樣,明軍把廉希憲等人當成了獵物,兼且人多,根本逃不掉。
時勢轉移,我朝危矣!
哪怕到了最後關頭,廉希憲還是為鞑朝擔心,在他看來,大朝所轄幅員廣闊,實力強盛,若能形成合力,就算南朝亦不可敵!
奈何大朝東西道諸王不和(注1),大汗忽必烈和他的dd阿裡不哥為争汗位而手足參商(注2),整個大朝四分五裂,給南朝孟神通有可乘之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我拿鬼當提款機 非物質遺産 芳時歇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千千結 畫春冊+番外 我醉欲眠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七月柒 曽宅 夏日限定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日出 天道如俠+番外 第一天 一劍修魔 言不由衷+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