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三天後,北使上朝,觐見孟之祥。
兩個使臣郝經與張易在大明迎賓使章汝鈞、程芾的陪同下到達皇宮,章汝鈞自豪地向北使介紹自家的大皇宮,含蓄地道:“你們北朝如無漢人幫助,絕無可以建造出如此的大皇宮!”
郝經嘿然道:“聖朝何須建造,一旦大軍南下,此處為聖朝夏宮也!”
章汝鈞望着他,突地展顔一笑!
一旁的程芾湊趣道:“侍郎何故發笑?”(章汝鈞為大明禮部侍郎)
章汝鈞笑吟吟地道:“今日來是郝宣撫,非唐萬戶也!”(郝經是蒙鞑的河南宣撫使)
他挑釁地望向郝經與張易道:“爾等可願效仿唐萬戶?”
一言既出,知道“唐萬戶”是何許人的北使默默無語,在南朝的家門口前,全然落了下風!
章汝鈞所講的“唐萬戶”指的是蒙古大汗窩闊台汗的“國信使”唐慶,此人漢人出身,在成吉思汗時期就是漢軍的管軍萬戶,會漢語、女真文,多次代表蒙古出使金國,他于金朝天興元年(1232年)的夏七月到達金國南京(汴梁)進見金哀宗,要他俯首稱臣。
蒙古人給金哀宗開出的“議和”條件如下:
黜尊号、拜诏、稱臣、去冠冕、髠剔發,為西京留守,交割京城。
這七款條件,條條極其刻薄,照單全收,實與亡國無異。
可是形勢比人強,誰叫當時的金國日薄西山,無力再舉,七月五日,為了避免“拜诏、稱臣”的尴尬,金哀宗借口生病,躺在卧榻上接見來使,而唐慶一行旁若無人,大搖大擺踏入金國皇宮大殿,也不對金哀宗行禮。
唐慶高聲宣讀完诏書後,還帶來窩闊台的口谕:“欲和好成,金主當自來,好議之。”
接着,唐慶與金哀宗的大臣們起了一些争執,大臣們說我朝皇帝都病成這樣了,如何能去見貴大汗?
唐慶則說爬也得給我爬起來去見大汗,爾若不去,莫謂言之不預也!
他口出狂妄之語,金人們聽得咬牙切齒,恨不得讓來人當場血染龍墀。
自古有言,“主辱臣死”,聽說蒙古使臣當衆侮辱君上,金人無不憤慨,當晚,飛虎軍士兵申福、蔡元等人合計道:“鞑靼如此傲慢無禮,左右談不攏,不如先殺了這幫混帳東西,讓老子出口胸中的惡氣。”
夜半時分,這夥飛虎軍明火執仗,闖入使館,将唐慶和他的兩個弟弟山祿、興祿,連同十七名随員屠戮殆盡,剁成肉泥!混亂之中陪同使團下榻的金朝館伴使奧屯按出虎等人也稀裡糊塗地丢了性命。
待到天亮後,金哀宗知道此事,見事已至此,隻好赦免飛虎軍士兵,還給予犒賞,消息傳開,京城軍民皆歡呼踴躍。
蒙古人征戰四方,其生性兇殘,恃着強大的軍力,對待蒙古帝國外部的政治勢力,要麼選擇“投拜”,與蒙古統治者結成各種形式的人身隸屬關系,最主要就是主奴關系,蒙古人是主,他人是奴。要麼就是敵人,隻有被徹底毀滅。
或降,或死,二條路任爾選!
可是,一旦某個勢力感覺到這兩個選項都不怎麼有吸引力,蒙古人送來的不大像是“談判條件”,而是“最後通牒”,那麼,在沒有外交豁免權的年代,最先遭殃的必然是蒙古使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拿鬼當提款機 一劍修魔 天道如俠+番外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夏日限定 日出 芳時歇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第一天 言不由衷+番外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我醉欲眠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畫春冊+番外 非物質遺産 七月柒 千千結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曽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