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天澤心中,最理想的戰法就是棄守黃河南岸,自己軍隊退到北岸,把洛陽、開封(前朝兩京)這二塊“肉骨頭”扔到南蠻面前,看他們上當不上當。
嶽飛打到了開封城近郊,趙葵和全子才進入兩京再得失複失,如今輪到明軍了,想來他們也很難抵擋這麼大的誘惑吧。
隻要明軍進城,那麼他們從蔡州到兩京的漫長糧道長達五百裡地,足以讓史天澤大顯身手,包保讓他們一粒糧也運不進去!
古代戰争當中,之所以總提到糧草,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在于古代糧草運輸和存儲的難度。
毫不誇張的說,在古代的生産力條件下,國家想要運一個人的口糧到前線,至少得花十個人口糧作為動力!
亦即是“千裡運糧,十不存一!”
一般來說,運糧的路線越長,戰場位置越偏僻,運糧需要花費的糧食就越多!
水運好過陸路,畜力強過人力。
在古代的時候,沒有火車或者飛機之類的東西。成本最低的運載工具,就是畜力。而想要把一份糧食送到前線,光是這些牲畜吃的糧食,還要加上趕牲畜的民夫耗糧,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曆史上第一次因為補給問題,決定了戰争勝負走向的戰争,應該是戰國後期的長平之戰。當時秦趙兩國,在前線對峙了超過半年的時間。這期間,雙方總計在前線集結了超過百萬的軍隊!
以古代的糧食産量,想要支撐一百萬人,在前線打仗,背後至少得有三到五個人在生産糧食。所以,這場戰争,幾乎就把秦趙兩國的糧食儲備,都給耗幹淨了。
而在運糧方面,難度同樣也是極大。後來秦國的秦昭襄王,不得不親臨前線,許諾給緊鄰前線的那個郡的百姓,每人爵位加一級,這才調動了大家的運糧積極性。最終把糧食運到了前線。
也就是從這一戰開始,糧食運輸問題,正式成為了戰争的勝負關鍵。從這時候開始,接下來所有指揮戰争的将軍,都開始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挂在嘴邊了。
除了運輸困難,敵軍對糧道的破壞往往事半功倍,收益巨大。
曆史上因為糧草原因而失敗的事例數不勝數,神機軍師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當中就有二次因為糧草問題而失敗,占了三分之一。
宋神宗的五路伐西夏,動員規模巨大,光上戰場的軍隊+民夫+吐蕃番兵達到驚人的60萬,結果後勤毫無意外的崩了,然後慘敗。
隋唐三打高句麗,依舊是後勤出了問題。
嶽飛強軍北伐無力,哪怕他想“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也無法北進,因為高宗斷了他的糧草供應。
最近的一次就是趙葵全子才進入兩京,糧道不可避免地斷了,慘敗而歸!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各種演義裡斷糧道是基操啊。
所以,史天澤在史忠之敗後,根本不想與明軍直接交戰,哪怕是據城防守也不想,不想面對面地幹,隻想暗地裡下手,斷了明軍糧道,其軍自敗。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千千結 第一天 畫春冊+番外 一劍修魔 非物質遺産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夏日限定 我拿鬼當提款機 七月柒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天道如俠+番外 日出 芳時歇 我醉欲眠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曽宅 言不由衷+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