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張弘略是他的親兒子,張柔也不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被鞑子信任,成為漢人世侯,忽必烈對他委以重用,着真鞑也要聽他的話,執行他的命令。
可是張柔現在卻想找條退路,這不啻于背叛!
張弘略默默地點頭,明白到父親的意思,對上孟之祥,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退,保存實力為上。
張柔告誡張弘略道:“宋人所言的錢帛,對于大朝目前的吸引力不大(畢竟搶夠了),而要是收了錢就退走,隻恐大朝輕視我們張家,土地不可輕易丢棄,沒有錢帛,去搶了就是,這才是大朝的作風,因此該打還是要打的!”
他久與鞑子打交道,知道鞑子生性兇殘,隻論武力,對他們說什麼交易好買賣,會被他們看輕。
“是,父親!”張弘略點頭道。
他出去後,第二天召見賈似道派來的使者王庭與廖瑩中,煞有介與他們談判歲币之事,從千萬巨款一直談到八百萬、五百萬、三百萬不等,王庭據理力争,張弘略則穩坐釣魚船。
好不容易談成初步協議,即未來的大宋之主向蒙古稱臣;在江南,宋蒙以近着長江北岸的滁州、揚州、泰州等為界,雙方撤兵;宋每年向蒙古提供歲币為“銀三百萬兩,絹四百萬匹”;雙方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此乃仿效宋遼《澶淵之盟》的條款,但苛刻何止十倍,除了歲币過十倍之外,還有宋人要放棄淮河防線,鞑子隻要突破滁州、揚州、泰州一線,即可飲馬長江。
要知道自古守江必守淮,淮河守不住,長江同樣也守不住,而今宋人棄守淮河,乃形勢比人強,王庭說無論如何不能放棄淮河以南土地時,張弘略嘲笑道:“我現在就在臨安府,長江以南土地!”
王庭無言以答!
“我們的和約,是讓我軍退出長江以南,至于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土地,要我們退出,也不是不行,得加錢!”張弘略笑口兮兮地道。
想到交涉下去,不知道猴年馬月,王庭一咬牙,先答應下來。
張弘略說他要向上面禀報,王庭與廖瑩中回賓館暫歇,等候消息。
四顧無人,廖瑩中哭喪着臉道:“王兄,我們想做曹利用不行了。”
曹利用乃《澶淵之盟》中宋臣,他去遼營談判,最終達成協議,歲币給得很少,而王庭則是翻上十倍,還棄守淮河,将來如何向世人交代?
王庭歎道:“國事艱難,隻求鞑子早日退出江南,國家恢複和平!”
他想快刀斬亂麻,速速與鞑子達成協議,讓鞑子早日退兵,退出臨安府,讓恩相賈似道風光回朝,從而執掌朝綱,。
不料!
張弘略來了個拖字訣,先說要去報告給張柔,然後還要報告給汗王忽必烈,這一來一去的,協議沒辦法落實,賈似道急也沒法子。
同時,張弘略還對外放出聲氣,即宋臣賈似道想屈膝投降,欲與大朝簽訂投降協議。
這下好玩了,各地方實力派趙葵、高達、曹世雄、向士璧和史岩之等紛紛派人找賈似道詢問是否他欲投降大朝,出賣大宋利益?
賈似道頭大如鬥,隻道自己這方面事機不密,洩露了消息。
他矢口否認,又詛咒發誓,說他忠于大宋,斷斷乎不會做有損大宋利益之事。
使者們離開後,賈似道又氣又急,他急欲上位,想着與鞑子談判達成協議,他搶先進入臨安府,坐實位置,另立新君,沒想到見光死。
此計不售,賈似道乃發檄諸侯到紹興會商,商量二件大事,一是另立新君,二是組成聯軍讨伐鞑子,把鞑子打出江南。
檄内文字冠冕堂皇,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理宗皇帝北狩,國内乏主,議立新君。
再有蒙鞑占據江南大地,荼毒四境,豈可容忍,召天下英雄共擊之,望興義師,共洩公憤,匡扶宋室,拯救黎民。
要求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非物質遺産 七月柒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芳時歇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我醉欲眠 曽宅 天道如俠+番外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我拿鬼當提款機 一劍修魔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千千結 日出 第一天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夏日限定 畫春冊+番外 言不由衷+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