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四川軍隊下江南?
四川軍隊在破了鞑軍主力後,俨然成為了大宋最強大的軍事集團,調動他們來,豈不是表明了大宋離不開川軍?
江南的宋軍并不少,數量達緻鞑軍的兩三倍,還舍近求遠,這不是說明他們無能嗎?
天下人會怎麼想,正在前線的賈似道會怎麼想?他還要不要“相公”的臉面?
考慮嚴重一點的,三國前期,漢失其鹿,就是從諸侯進京開始的。
今孟之祥大勝,威望更勝往昔,羽翼豐滿,民間皆言其如高宗朝吳階,割據之勢成矣,即使把他換掉,他部下的那些驕兵悍将誰人可制?趙範治襄樊的明鑒未遠!
臨安府内有謠言曰四川王氣已起,他若率兵晉京,隻怕比鞑子危害更盛!
鞑子要錢要命,他要大宋江山!
況且,從四川到江南,遠隔千裡之遙,真要是等他來援,江南萬事皆休矣。
丁大全給出了主意,林存和朱熠全駁,對丁相公的提議斥之以鼻,認為由賈相公主持蕪湖一線戰事,不宜調動京軍,更不能調來川軍。
管殺不管埋,丁大全不與林朱兩相公辯駁,但他并不勢單力孤,馬天骥來了精神,旗幟鮮明地支持丁大全的主意,即出動京軍,與賈相公合兵一道,共擊鞑軍,盡快解決江南之事,馬相公的意見是傾向于派一位相公統帥出京。
先前,馬天骥在朝較為沉默,不曾與李曾伯正面作對,一旦丁大全回朝,他就火力全開來支持丁大全了。
對于調派川軍之事,馬天骥振振有辭:“……鞑軍肆虐江南許久,官軍卻遲遲未能驅逐,各州縣白日關門,道路斷絕,民何以為生?民不聊生!”
“臣以為,當未雨綢缪,早作打算,可調川軍晉京,遲則生變!”馬天骥指出道。
林存和朱熠轉移火力,與馬天骥駁斥,馬天骥何等的老油條,不說自已主意的對錯,盡往江南目前的形勢來扯,話中帶話,意思就是李曾伯管軍無能!
打仗得靠前線軍人們拼命,責任還真的是由樞密院來扛,難不成是皇帝的錯誤?
聽着馬天骥句句戮心的話,李曾伯很想指着丁大全和馬天骥的鼻子罵道:“奸臣!”
随着呂文德與高達新敗,賈似道所率領的京湖軍是目前在江南最好的軍隊,不信任他還能信任誰?
調京軍出京,兩奸臣還真的能想,換作其他人可以這麼想,但他們不應該這麼想,他們久久在朝,應知道各種朝廷禁忌!
主力京軍離京,誰人、何軍還能拱衛京城?保護皇帝?
把京軍交給賈似道,那賈似道實力大增,豈可為之?!
并不是說賈似道一定會造反,但朝廷從不會讓一個人控制着絕對的力量,哪怕再信任他都不行!
比如軍隊中川軍、京湖軍與兩淮軍三足鼎立,還有李曾伯、林存和朱熠在一起理事,官家把馬天骥安排進來,對于這種滲沙子行為,李林朱三相公都不反對。
兩奸臣站着說話不腰疼,但李曾伯也有他為難之處,目前鞑軍盤踞江南,對江南大地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此事發生在他管軍與主政期間,他必須承擔這個責任。
再有,丁大全說調京軍出動,李曾伯反對,那麼就會驗證了禦史的一個說法:“李曾伯擁兵自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第一天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七月柒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天道如俠+番外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非物質遺産 芳時歇 日出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夏日限定 曽宅 一劍修魔 言不由衷+番外 我拿鬼當提款機 畫春冊+番外 我醉欲眠 千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