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柔和阿術表面上言笑兮兮,實際上兩人心中都是冷笑。
蒙古貴酋們根本看不起漢人,在他們看來,漢人懦弱無能,戰争能力差劣,哪怕張柔明面上的地位很高,他做到了漢軍萬戶,為蒙古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蒙古貴酋一來信不過他:張柔是叛變了金國後歸順蒙古的,有一就有二,一旦形勢變化,他背叛蒙古也不出奇。
二來就是血統論,蒙古人的血統最為高貴,為維護蒙古對漢族和其他民族的統治,實行民族歧視政策。
張柔雖是北方漢人,但在蒙古蒙古貴酋眼中,他與南方漢人即南人無甚區别,實際上漢人和南人在法律上、政治上的待遇根本沒有區别,漢人可能在選任、提拔某些地方官員時,獲得信任相對較多,會比南人有一些微弱的優勢。
阿術看不起張柔,但不敢對張柔失禮,張柔得到了汗王忽必烈的信任,還由于阿術之父兀良合台因為直言得罪了汗王,兀良合台叮囑阿術要小心做人。
在他們背後,張柔的部屬則對阿術冷眼相看。
一個年輕的小子(阿術今年才二十五歲),立了一些淺薄功勞,就那麼大咧咧地與他們深為崇敬的張萬戶站一起,沒有尊卑高低之分。
要不是這小子出身好,有一道護身符,張氏部屬都想狠狠地給阿術一個教訓。
阿術看不起漢人,而漢人又何嘗看得起鞑子們!
是的,當他們這些北方漢人與蒙古人接觸後,發現他們雖然武力值高企,但也不是壓倒性的優勢!
真要交戰,如果大家條件相同,漢人有機會戰勝他們!
鞑子精于騎射,但漢人奮起直追,勤奮的天性是刻在漢人的基因中,一卷起來,騎射勝過了金人,趕上了蒙古人。
鞑子粗卑,勇則勇矣,軍略遠遠不及漢人的軍事家,就是無腦豬突的鞑子多,漢人在戰場上失利,主要是方方面面非戰場的因素太多!
即便有種種不利漢人用兵的因素,鞑子打了二十多年,始終不能突破宋人的長江防線,這樣的軍事水平,不過如此!
兩邊人各懷鬼胎,歸營後,張柔和阿術向忽必烈繳令,張柔坦承失敗簽軍突出蕪湖東城牆的失敗,請汗王降罪。
忽必烈對他沒作任何責罰,而是滿面春風地道:“張先生何罪之有,張先生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實乃孤之子房也!”
他這麼高興,因為喜事盈門哪。
本來,鞑軍三路進攻宋人,其進攻态勢相當不利。
忽必烈、張柔一部深入宋境,被一座小小縣城擋路,寸步難行。
宗王拔綽與都元帥兀良合台在黃山和景德鎮一線(距離杭州四百裡外)遭遇了宋将高達和呂文德的頑強阻擊,損兵折将,進展緩慢。
他們都處于四面皆敵的窘境,無論是兵員補給還是糧秣軍械都得不到保證。
然而,宋人不愧是個“送”字,送人頭上門,鞑子笑納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第一天 我拿鬼當提款機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千千結 一劍修魔 夏日限定 日出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芳時歇 七月柒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非物質遺産 曽宅 畫春冊+番外 我醉欲眠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言不由衷+番外 天道如俠+番外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