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是個快樂的女孩。即使有,也不是那種天真無邪,而是沉墜的快樂。愛玲能逃而我卻不能。因經年被父母供養,沒有經濟能力,又有身體的束縛,亦不能果敢而無顧慮地說一句:&ldo;我立刻走。永遠不再回來。&rdo;即使母親用這樣的話來刺痛我,我也隻是冷冷地說:&ldo;我肯定不會走,我不會貿然地離家出走,而後再像流浪狗一樣被人領回來。&rdo;然後我走進房間,任憑哭泣。母親後來告訴我,她如此說,因為她知道我足夠堅強。我笑了。她不知道我是如何熬過來的。那種即使她知道,也是無法體味的絕望。我躺在c黃上整夜看着白色的天花闆,像愛玲說的一樣:&ldo;死了就在園子裡埋了。&rdo;四壁是森然的殺機。眼淚變得虛無,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想到過死,卻熬過來了,無法放棄對人世的渴望。我發現了自己的冷靜,隻是身體和靈魂的割裂,無從逃避。從此激越地想要離開家。真的有能力離開了,卻又安靜地走回來,安靜地依偎在母親身邊,沒有任何勉強。或許,我想要的就是離開的能力,有了這個過程,一切都變得圓滿。也記得有幾個逃家的例子,都是一逃成名,逃得光彩奪目。譬如宋慶齡将被單打成繩索,爬出窗戶逃出家,嫁給孫中山。是為偉大的愛情而私奔。女人,往往是為了愛而逃離,有時候也為了自由。但大多數時候,不過是從此地逃到彼地,意義不大。然而,愛玲的出走,也有她自己的安排。聽聽她的傾訴:&ldo;在前進的一方面我有海闊天空的計劃,中學畢業後到英國去讀大學,有一個時期我想學畫卡通影片,盡量把中國畫的作風介紹到美國去。我要比林語堂還出風頭,我要穿最别緻的衣服,周遊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過一種幹脆利落的生活。&rdo;這樣心氣高遠的愛玲,即使沒有後母的挑唆,即使沒有被父親責打,她終有一日還是要出去的。龍歸東海,鳳栖山林,她與父親,是截然不同的。逃家,隔了十幾年的月光看去,是少女時期的終結。或者在很久以前,愛玲就已經回家了。何處是家看見很多交錯晃動的身影了嗎?模糊面容,隐隐耳語,在遠方,等待你去追尋。靈魂是空曠原野,大而沒有出路;疏離是曠野低樹,江心月,安靜原始地存在着。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的距離,無法消除,即使面對的是母親。越是親近的人,越是不能饒恕。多年前的她,與現在的我處境、心境一樣。孤獨的人,性格裡有孤獨的天分,敏銳的感覺在任何時代都是可以相通的。父母離婚,她寂寞地上着中學,落落寡歡,有意無意将自己與人隔絕。一朵本應在陽光下爛漫開放的花朵,卻在一種昏沉壓抑的環境下漸漸萎落。稀薄的愛,讓她感覺到窒息。一九三六年愛玲的母親回國,那時她尚未離開家。姑姑傳話給她:你母親回來是為了你的學業。之前愛玲曾對中學時惟一的朋友張如謹說:&ldo;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離開家,去讀大學。&rdo;當我還是一個靠父母供養在家的孩子時,最大的願望也是離開家。我也曾激越地相信,要生活在别處。我與她都是寂寞得需要傾訴,需要靠逃離去證明自己無助的人。後來張如謹結婚了,愛玲在學校裡惟一的朋友消失了。她在國中調查表的一欄裡寫道:&ldo;最恨,一個有才華的女子突然結了婚。&rdo;我們有理由相信,她說這樣的話,大抵是因為孤獨。孤獨是無人理會亦能自我繁衍的藤蔓,不挑剔任何生長的土壤。我們被緊緊纏繞,不得解脫。她逃離了。以為離開了父親的家就會有嶄新甜蜜的生活,對于母親則有太多美好的夢想。&ldo;纖靈的七巧闆桌子,輕柔的顔色,有些我所不大明白的可愛的人來來去去。我所知道的最好的一切,不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都在這裡了。&rdo;親昵,溫暖,恩慈。溫暖的粉紅色的愛,如她自己所說,她始終用一種羅曼蒂克的愛,來愛着母親的。小時候聚少離多,偶爾有兩趟領她出去,穿過馬路時,拉住她的手,有一種生疏的刺激感。母親滿足了她心中對女人所有的幻想,這種幻想甚至偏離了一個孩子對母親應有的期待。,母親在她眼中成了&ldo;遼遠而神秘&rdo;的貴婦人。這真是不幸的事情。生活嶄新卻不溫暖,像《傾城之戀》裡流蘇一樣,愛玲不得不從自己對母親的幻想中走出來。辛苦而尴尬。是的,她是貴夫人,不過依然在紅塵中掙紮,一樣的窘迫,一樣有乖巧的脾氣。窘境中,她為女兒的前途苦惱,更為愛玲屢次找她要零用錢而生氣。生氣時話語難免刻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假千金偷我人生,劇透後我嘎了她 美人何處 世有桃花 火影:穿越之開局戰國住進斑爺家 觀音 摔了一跤,再睜眼成了極品老婦 人生若隻如初見 思無邪 當時隻道是尋常 東宮囚我 迷幻領域展開,歡迎來到數碼世界 劍道邪尊 溫柔控 陌上花開緩緩歸 人在高武,無限強大 穿越之女主的金手指很給力 大小姐她修的是無情道 重生成高冷師叔的小尾巴 要定你言承旭 諸天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