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康閱讀網

齊康閱讀網>三國志通俗演義版本 > 第169章 白帝城先主托孤(第1頁)

第169章 白帝城先主托孤(第1頁)

章武二年夏季六月,東吳的陸遜在猇亭夷陵之地大敗蜀兵。先主在馬鞍山列兵自守。陸遜從四面用火攻。先主夜裡逃奔白帝城,燒掉铠甲斷後,直接到達白帝城,趙雲領兵據守。忽然馬良到了,看到大軍已經失敗,懊悔不已,将孔明的話奏報給先主。先主歎息說:“我早聽丞相的話,不至于有今天的失敗!我有什麼臉面回成都去見群臣呢?”就在白帝城駐紮,把館驿改為永安宮。先主聽說馮習、張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人,都為國家大事而死,傷感不停。又有近臣上奏說:“黃權帶領江北的士兵,投降魏國去了。陛下可以把他的家屬交給有關部門問罪。”先主歎息說:“黃權被吳國士兵隔斷在江北岸,想回來沒有路,不得已才投降:是我辜負了黃權,黃權沒有辜負我。何必問罪他的家屬呢?黃權的妻子兒女,仍然供給祿米來養活他們。”

卻說黃權帶領軍隊投降魏國,衆将領帶着他面見魏主曹丕。曹丕說:“你如今投降我,是想要追慕陳平和韓信嗎?”黃權哭泣着上奏說:“臣受到蜀帝的恩德,待遇特别優厚,讓臣在江北統領各路軍隊,被陸遜截斷。臣投降吳國不行,回蜀國沒有路,才前來投降陛下。作為敗軍之将,能免除死罪就是幸運,哪裡敢追慕古人呢!”曹丕非常高興,于是任命黃權為鎮南将軍。黃權堅決推辭不接受。忽然近臣上奏說:“有探子從蜀中來,說先主把黃權的家屬全部誅殺了。”黃權說:“臣與先主推心置腹相互信任,足以知道臣的本心,一定不會殺臣的家屬。”曹丕認為他說得對,于是問賈诩說:“朕想要統一天下,先攻取蜀國呢?還是先攻取吳國呢?”賈诩說:“劉備有雄才大略,再加上諸葛亮善于治理國家;東吳的孫權難以摸清虛實,陸遜現屯兵在險要之地,隔着長江和湖泊,都難以迅速謀取。以臣來看,衆将領之中,都不是劉備、孫權的對手。雖然陛下天威降臨,也未必有萬全的形勢。隻能堅守,等待兩國的變故。”曹丕說:“朕已經派遣三路大軍讨伐吳國,怎麼會有不勝的道理?”尚書劉晔進谏說:“近來東吳的陸遜剛剛打敗蜀軍七十萬,上下齊心,再加上有江湖的險阻,不能倉促去攻打。陸遜足智多謀,一定有準備,不能讨伐。”曹丕說:“你之前勸朕讨伐吳國,現在又阻止,為什麼?”劉晔說:“因為時機不同的緣故。以前東吳多次被蜀國打敗,他們的氣勢受挫,可以攻打;現在大獲全勝,銳氣增加了百倍,憑什麼去攻打呢?”曹丕說:“朕心意已決,你不要再說了。”于是帶領禦林軍來與三路兵馬接應。劉晔又上奏說:“東吳已經有準備,現在吳将呂範,帶領軍隊抵禦住曹休;諸葛瑾帶領軍隊在南郡,抵禦住曹真;朱桓帶領軍隊在濡須擋住,抵禦曹仁。這三路兵馬都不順利,陛下如果去,一定沒有好處。”曹丕不聽就去了。

卻說吳國将領朱桓,字休穆,是吳郡人,當時二十七歲,非常有膽量和勇氣,吳王很喜愛他。在濡須督軍,聽說曹仁率領大軍去攻取羨溪,朱桓把軍隊全部派去守衛羨溪了,隻留下五千騎兵守城。忽然有一人報告說曹仁命令大将常雕和諸葛虔、王雙,率領五萬精兵飛奔濡須城而來。衆軍都露出害怕的神色。朱桓按着劍說:“凡是兩軍交戰,勝負在于将領而不在士兵。兵多兵少,你們為什麼害怕呢?兵法說:‘客兵兩倍而主兵一半,主兵還能戰勝客兵。’這說的是軍隊都在平川曠野的地方。我看曹仁不是有智謀和勇氣的将領,何況是從千裡之外步行而來。我和你們穩坐占據高城,向南面臨大江,向北背靠山險,以逸待勞,以主制客,這是百戰百勝的形勢。即使曹丕親自來,我又有什麼懼怕的!”于是朱桓傳下命令,讓軍隊放倒旗幟停止擊鼓,隻裝作沒有人守衛的樣子。

卻說魏國将領先鋒常雕,率領精兵來攻取濡須城。離城不遠,城上一聲炮響,旗幟全都豎起,朱桓橫着刀騎着馬,直接沖向常雕。交戰不到三個回合,常雕就被朱桓一刀斬于馬下。吳國士兵趁機沖殺一陣,魏國士兵大敗,死亡的人數衆多。朱桓獲得大勝,繳獲了很多旗幟。

暫且說曹仁随後領兵到來,卻被吳國士兵從羨溪殺出。曹仁大敗後退,回去面見魏主,詳細奏報大敗的事情。曹丕大驚。正在商議的時候,探馬又來報告:“曹真、夏侯尚圍攻南郡,被陸遜在内部埋伏、諸葛瑾在外部埋伏精兵,内外夾攻,因此大敗後退。”話還沒說完,忽然探馬又來報告:“曹休領兵也被呂範打敗。”曹丕聽說三路兵馬都失敗了,于是感慨歎息說:“我不聽賈诩、劉晔的話,果然有這樣的失敗!”當時正值夏季,大瘟疫流行,步兵和騎兵十個人死了六七個,于是帶領軍隊回到洛陽。吳國和魏國從此不和。

卻說先主在永安宮患病卧床不起,想要回成都又因為臉上無光,病情逐漸加重。到章武三年夏季四月,先主自己知道病已深入四肢,又為關羽、張飛二位兄弟哭泣,他的病愈發嚴重,兩眼微微昏花,厭煩見到侍從的人。這天夜裡,呵斥退下左右的人,獨自躺在龍床上。忽然陰風吹起,飕飕作響,把蠟燭吹得搖晃,熄滅後又亮了,隻見燈影之下,有兩個人站立伺候。先主生氣地說:“朕心情煩躁不安,叫你們暫且退下,為什麼又來故意惹惱朕呢?”呵斥他們也不退出。先主自己拿着玉柄麈尾斧起身去看,上面的是雲長,下面的是益德。先主非常吃驚,說:“二位弟弟原來還在?”雲長說:“臣不是陽間的人,而是陰鬼。因為一生不失信義,玉帝都下令任命為神,哥哥将要和兄弟相聚了。”先主拉住他們大哭。忽然驚醒,二位弟弟不見了,立即叫随從的人來看,當時正是三更。先主歎息說:“朕不久就要離開人世了!”于是派遣使者前往成都請丞相諸葛孔明、尚書令李嚴等人,連夜趕到永安宮,把大事托付給他們。孔明等人聽到召喚,連夜趕來。當時先主的次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聽說被召來,和孔明一起來到永安宮拜見先主。太子劉禅守在成都。

卻說孔明到了永安宮,看到先主病危,慌忙在龍榻下跪拜。先主傳旨,于是請孔明坐在龍榻上。近臣扶起先主,撫摸着他的手臂說:“朕自從得到丞相,成就了帝業,沒想到智謀策略淺陋,不采納丞相的話,自己招緻失敗,沒臉回成都與丞相相見。如今病情已經危急,不得不請丞相托付大事。”說完,淚流滿面。孔明也哭泣着說:“希望陛下好好保養龍體,以符合天下人的期望!”先主用眼睛看了一圈,隻見馬良的弟弟馬谡在前面,先主讓他們都暫且退下。先主讓孔明重新坐下,然後問道:“丞相看馬谡的才能怎麼樣?”孔明回答說:“這個人是當世的傑出人才。”先主說:“不是這樣。朕看這個人,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能重用。丞相可要仔細考察他。”先主吩咐完,又召喚衆大臣進來,于是要來紙筆寫完遺诏,遞給孔明然後歎息說:“朕不讀書,隻是粗略知道大概。聖人說:‘鳥将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時候,他說的話是善意的。’朕原本打算與愛卿們一同消滅曹賊,共同扶持漢室,不幸與愛卿們中途分别了。”說完,又對孔明說:“麻煩丞相将诏書馬上交給劉禅,不要把這當作平常的話。凡事應該教導他!”孔明等人哭泣着拜倒在地說:“希望陛下調養龍體,我們都會竭盡全力,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先主請孔明起身,一隻手掩面流淚,一隻手握着他的手說:“朕如今要死了,有一句心裡話要告訴你!”孔明說:“希望陛下不要隐瞞,臣恭敬地聆聽。”先主哭泣着說:“你的才能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夠安定國家成就大事。如果繼位的兒子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才能,你可以自己做成都的主人。”孔明聽完,汗流滿身,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哭泣着拜倒在地說:“臣怎麼敢不竭盡輔佐之力呢?願意盡忠效死!”說完,用頭叩地,兩隻眼睛流血。先主又請孔明坐在榻上。先主叫兒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上前,吩咐說:“你們都記住朕的話:朕死後,你們兄弟三人都要把丞相當作父親。稍有怠慢,天地人都會誅殺你們這些不孝之子!”先主又對孔明說:“丞相請坐,朕的兒子拜你為父。”二王拜完,孔明說:“臣就是肝腦塗地,怎麼能報答知遇之恩呢!”先主對李嚴等衆多官員說:“朕已經把孤兒托付給丞相,讓繼位的兒子把他當作父親對待。你們這些官員不要怠慢,不要辜負朕的期望。”先主又對趙雲說:“朕與你在患難之中,相随到現在,沒想到在這裡分别。你要想想朕的舊交情,早晚照顧幼子,不要辜負朕的話。”趙雲哭泣着拜倒在地說:“臣願意效犬馬之勞,來扶持國家!”先主又對衆多官員說:“朕不能一一分别囑咐,都希望你們保重愛護。”說完,駕崩。當時享年六十三歲,是章武三年夏季四月二十四日。

後來晉朝的平陽侯陳壽的史評說:

先主的寬宏堅毅、忠厚寬容,了解他人、對待賢士,大概有漢高祖的風範,英雄的氣概。等到他把整個國家和幼子托付給諸葛亮,而内心沒有二心,确實是君臣之間最公正無私的,是古今的美談。權謀和謀略,比不上魏武帝,因此基業也比較狹小。然而他能受挫卻不屈服,始終不居于人下,或許是揣度對方的度量必定容不下自己,不隻是為了競争利益,也是為了躲避災禍罷了。

稱贊說:

皇帝遺植,愛滋八方。别自中山,靈精是锺。

順期挺生,傑起龍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荊。

吳越憑刺,望風請盟。挾巴跨蜀,庸漢以并。

乾坤複秩,宗祀惟甯。蹑基履迹,播德芳聲。

華夏思美,西伯其音。開慶來世,曆載攸興。

又過了很多年說:

昭烈帝在失敗逃亡、輾轉于漢水之南時,能夠屈尊禮遇傑出的英雄,結交有識之士,挫敗強敵,轉敗為功。在颠沛流離之際,仍不忘德義,真是美好啊!劉璋昏庸懦弱,劉備卻侮辱并兼并了他的領土,從而擁有了巴、蜀之地,統治了一方。安樂公劉禅才能雖然屬于中下等,但他委任賢能的丞相,與中原的魏國抗衡。等到姜維、黃皓掌權時,卻隻能束手就擒,成為俘虜,也是理所當然的!

宋代賢士又有詩說道:

涿郡生英傑,飄然迥不群。慈仁安萬姓,情義動三軍。

創業心尤重,求賢禮至勤。唐、虞堪比論,大度聖明君。

胡竹窗先生又有贊美先主的詩說:

日暮乾坤易動搖,中山原有舊根苗。規模盡可紹光武,道德真堪比帝堯。

勢若蒼龍離碧海,形如丹鳳上青霄。老天若更留玄德,未許曹丕篡漢朝。

宇文景昭在擔任成都尹時拜谒先主的廟稱贊說:

燕南聖君,心存忠信。掃蕩煙塵,親冒血刃。

義遜荊州,撫安蜀郡。情動關、張,德崇堯、舜。

繼漢華夷,代天休運。昭烈英風,贊之難盡。

徐雪庭在觀看曆史時,看到了托孤一事,于是作詩稱贊道:

大廈将傾一木扶,非公孰可托遺孤?奇才真與伊、周并,洪量能超管、樂谟。

十倍曹丕人罕及,七擒孟獲古應無。天心故把英雄殁,未得中原命已殂。

後人路過白帝城永安宮時有感而發作詩說:

三顧情勤兩意投,托孤堪可繼成周。至今白帝城邊過,一度思君一淚流!

先主去世,文武官員極其悲痛。孔明等人護送先主的靈柩回到成都。後主劉禅出城迎接靈柩,将其安放在正殿之内。後主悲哀痛哭進行祭祀,下官也舉行哀悼儀式完畢,打開宣讀遺诏。遺诏說:

我剛得病的時候,隻是腹瀉罷了,後來又轉成了各種病症,大概自己難以痊愈了。我聽說“人到五十歲去世,不能稱為夭折短命”。如今我六十多歲了,死了又有什麼遺憾!隻是挂念你們兄弟罷了。要努力,要努力啊!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為善事很小就不去做。隻有賢能和德行,才能夠讓人信服。你們的父親德行淺薄,不值得效仿。你與丞相共事,要像對待父親一樣侍奉他,不要懈怠!不要忘記!你們兄弟要追求名聲顯達。這是我最後的囑咐!最後的囑咐!

群臣讀完遺诏完畢,孔明于是向後主進言說:

我想到大行皇帝廣施仁德樹立德政,恩惠普施沒有邊界,蒼天不憐憫,皇帝卧病在床長久拖延,本月二十四日忽然去世,臣妾們号哭,如同失去了父母。再看遺诏,事情以國家大事為重,舉動适度有所增減;百官舉行哀悼,滿三天就脫掉喪服,到了下葬的時候再按照禮儀服喪;那些郡國的太守、國相、都尉、縣令縣長,三天後就脫掉喪服。臣諸葛亮親自接受訓誡,敬畏神靈,不敢違背。臣請求宣告下發遵照執行。

孔明說:“國家不能一天沒有君主,請擁立繼位的君主來繼承漢朝的正統。”于是擁立劉禅即蜀漢皇帝之位,把章武三年改為建興元年。劉禅字公嗣,當時十七歲。加封諸葛丞相為武鄉侯,統領益州牧。後來八月,把先主安葬在惠陵,谥号為昭烈皇帝。尊奉吳皇後為皇太後,進入養老宮。給甘夫人谥号為昭烈皇後。大赦天下。

卻說魏國軍隊探聽到這件事,迅速報告到中原。近臣奏報給魏主,曹丕大喜說:“劉備已經死了,我沒有憂慮了。為什麼不趁着他們國中沒有君主,起兵讨伐呢?”賈诩進谏說:“劉備雖然死了,必定托付給諸葛亮了。劉備善于用人,諸葛亮必定全心全意,扶持幼主。陛下不能倉促去讨伐。”正在說話的時候,忽然有一人從班列中激昂地站出來,大笑說:“不趁這個時候進軍,還要等到什麼時候?”衆人看他,乃是河内溫縣人,複姓司馬,名懿,字仲達,現任兵部尚書。曹丕大喜,于是向司馬懿詢問計策。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且聽下一回分解。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蟻的世界  系統體驗員  全師門在無限遊戲證道飛升  靜谧雙眼  磨了10年劍的我終于可以浪了  大将軍的小哭包  華娛大禍害  離婚後,我又重拾了幸福  都市極品雙修  身為NPC的我被迫轉職[全息]  我獨斷萬古,漏個小兵就是罪人?  出獄躲師姐,又被絕色未婚妻拿捏?  月下追光者  我在紐約開出租  寒假兼職被抓,問我能造核彈嗎?  人小鬼大:玄門三歲小師祖出山啦  不怕太太三十歲,就怕太太啥都會  煉氣五千年  要當僧侶的病嬌竹馬,轉頭要娶我  修真大佬重生科幻世界的另類之旅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