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也曾說過:忍耐,是一種陰德。
當然了,此處說的“忍”,并不是教你混淆世間的是非之别、真僞之别、善惡之别,遇到小人诽謗一味地自省和忍讓,甚至一言不發默默忍受,這樣就是錯誤的了。
忍耐是相對而言的,是一種反思反省,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如何設身處地的去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
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一書中講到:“能夠用同樣的心,想想别人的處境,忍耐自己的不便與不悅,非但不苛責,還主動減輕對方心情的負擔,就是積陰德。”
所以說,這裡的忍耐是寬宏大量,是換位思考,是理解和寬容。
但我們在面對自己及他人受到惡意誣蔑,那就不必替他思考,也不必理解他了,應該直言揭穿,維護社會信譽和公理道義,包括幫助修護他人尊嚴,而不是做鍵盤俠随聲附和,助長邪風,所以這也是一種行善,也是我們力所能及的積陰德。
關于這一點,和前面我講過的梁道長的思路,倒是挺一緻的。
我再舉一個關于陰德的例子,當年達摩祖師一葦渡江而來,眼見漢地“一派大乘景象”,随即開啟了東土禅宗一脈的門庭。
當時,佛教最大的護法者,也是達摩祖師最大的供養者,就是梁武帝。
這個故事,就是關于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
話說有一天,梁武帝召見達摩祖師,對他講:“我登基以來,印經造廟,齋僧供佛,做了如此之多的善事,我的功德有多大?”
達摩祖師坦然回答:“沒有任何功德,你隻是做了一些善事。”
梁武帝不解,于是達摩祖師對他說:“你口中的這些,不離世俗,如同人的影子,雖然看似真實,實際是虛無的。真正的功德發端于般若智慧,它是圓融的,本性空寂,不能用世俗的方法獲得。”
達摩祖師的話,說的就是梁武帝雖然做了許多善事,但都離不開一個功德相,目的在于獲得名聲,這是陽德,來源于著相布施。
梁武帝對于佛門的僧衆格外恩惠,施舍大量财物,但對于世間的窮苦百姓,卻不聞不問。
所以,這種著相的心态布施,所得無非一些有漏福報。
“陰德”則全然不同,它來源于無相布施,即《金剛經》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陰德本性空寂,能用般若空性的智慧行善,善事做過之後,不留于口,不住于心,才是行善積德的最高境界。
《金剛經》雲:“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大家看到了吧?不住相布施,這話是佛說的,誰要是再擡杠,就去找佛祖擡吧,我不跟你擡。
不住相布施的含義,就是不把自己的布施當回事,也不計較回報,不求任何利益,一切都順其自然,順從自己的本心,這樣你的福德才會不可思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狗賊,還說你不是調查員 主角不可以這麼衰[穿書] 化靈訣 北國南度【CP完結】 清淺時光,有你欣然 初雪之約 Huba你好,在下Luobo 華陵雪+番外 竹筏求生,升級就變強 重生鳴人之忍者之神 羨慕去吧,九叔新收的弟子是天師 浮生旅記 内娛,重生打造頂流再就業不許糊 快穿:别慌,抽個獎先 為晉升,我創造了可控核聚 天接雲夢 娛樂:重生豪門公子,玩轉香江 三少爺要逆天改命 欲之果 重生末世:開局中獎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