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與王建原本都是忠武軍的低級軍官,黃巢進犯長安時,被楊複光挑選出來,編成“忠武八都”,在驅趕黃巢、收複京師的作戰中立有大功,楊複光死後,又被田令孜改編為“随駕五都”。
楊複光對韓建是有知遇之恩的。
而今,楊複恭卻淪為了韓建的階下囚。
楊複恭破口大罵,罵韓建是個恩将仇報的狗奴才。如果不是我弟弟楊複光的提攜,哪有你韓建的今天?眼看我們楊家落難,你非但不舍命相救,反而落井下石,還要拿我的人頭去請功領賞不成?論輩分,我是你大爺,你大爺的!
每一句都是戳人心肺的大實話。
韓建羞憤難當,一怒之下,将楊複恭及其養子楊守信處死,隻留下了楊守亮。
楊守亮擡頭掃視,發現韓建身邊的八百親随全是自己曾經的老部下,于是對韓建說:“我向來待他們不薄,而今天,被說為我赴死了,他們居然連一句幫我求情的話都沒有,我勸你趕緊殺了這幫白眼狼,免得日後也淪落到我今天的地步!”
韓建點頭應允。
楊守亮又說,“你别着急殺我,麻煩你把我送到京師,我見了天子之後,訴說先人之功,也許還能僥幸不死。”
楊守亮口中的“先人”指的就是楊複光。
楊守亮與楊守信是親兄弟,原名訾亮、訾信,也是“草軍”出身,最早追随王仙芝,後來在與楊複光的作戰中投降。楊複光将訾亮收為養子,更名為楊守亮,而把訾信送給楊複恭,由楊複恭收為養子,更名為楊守信。
韓建将楊守亮押往京師,在楊守亮的嘴裡塞入一個小球,又用絲帛緊緊勒住他的嘴巴,那畫面真有情趣。
昭宗登上延喜樓,親自審問。楊守亮有口難言,隻能搖晃腦袋,左右小吏替他回答,“他認罪了。”
“哦,那他為何一語不發?”
“他無話可說。”
于是,楊守亮被依法斬于獨柳下,人頭挂在鬧市示衆。
幾乎與此同時,楊守厚病逝于綿州,其部将舉州投降王建。
李茂貞呈獻上一份證據,是楊複恭寫給楊守亮的書信,這些書信總共60頁紙。
在信中,楊複恭讓楊守亮廣積糧草、秣馬厲兵,做好搞事情的準備。在信中,楊複恭還說昭宗是我力排衆議才擁立稱帝的,結果這白眼狼還想搞我,咱爺們兒想想辦法,幹他一娘票!
這就是李茂貞呈獻上的楊氏集團謀反的“鐵證”。
李茂貞在出兵前,還曾彈劾楊複恭,說這家夥自诩為隋朝皇族後裔,“以恭帝禅唐,故名複恭”,簡言之,“楊複恭”這個名字就是謀反的鐵證。
見過扯淡的,沒見過這麼扯淡的。
楊複恭怎麼可能是隋朝皇族後裔?楊複恭不姓楊,這是常識,他跟人家楊堅、楊廣沒有半毛錢關系。
再說“複恭”,“複”是他這一輩的行輩字,往後是“守”,往前是“玄”。“楊複恭”就是隋朝楊氏子孫要光複恭帝的江山社稷啊?那麼劉念漢、朱複明是不是也該滿門抄斬?
事已至此,我們不由得要重新審視“倒楊運動”,楊複恭真的要謀反嗎?
“楊複恭謀反”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太監謀的哪門子反?
曆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讓我們除去濾鏡,換個角度、換個立場來複述一遍:
在昭宗的有意縱容下,新銳文官集團對老宦官楊複恭展開了全方位立體化打擊,從服裝穿戴到姓氏、養子,360度無死角捕風捉影、小題大做,甚至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
一輩子官場上栉風沐雨的楊複恭,早就聞到了血雨腥風,做出了與田令孜相同的選擇,以退為進。老奴不玩兒了,老奴交出實權,退休回家,換一個風燭殘年行嗎?
不行。
幹兒子拜訪幹爹,就是有意謀朝篡位,圖謀不軌。這個理由連昭宗都覺得太牽強,所以找的開戰理由是楊複恭涉嫌謀殺送诏書的使節,而不是與楊守信密謀造反。
楊複恭與楊守信隻好逃到興元府,投奔楊守亮。注意,我在前文用的詞就是“自保”。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絕世武魂 小道長 他摸了一下我的手 沙雕霸總終于低下高貴的頭顱 死遁後男主總想扒我馬甲 愛慕已久[娛樂圈] 被神君渣後和鬼王HE+番外 重生漢末之群雄召喚 諜醫1937 延遲心動 一起長生不老,可好 我在大秦發展高科技 南山詞 諸天萬界:我在影視世界的人生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一品皇商:不做棄妃做大佬+番外 (紅樓同人)紅樓之晚韶華+番外 雙生獵手 特種兵之我能看見經驗條 我有一顆大帝妖丹